JGJ92-201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2-2016)是我国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行业标准,于 2016 年 3 月 14 日发布,2016 年 9 月 1 日实施,替代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2-2004)。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总结:
- 编制目的:规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工程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统一技术要求与质量标准。
-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涵盖单向体系、双向体系、体外预应力梁、纤维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及超长结构等。
- 核心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及锚具系统、设计计算与构造、施工及验收等 6 章及 4 个附录(预应力筋数量估算、曲线筋预应力损失计算等)。
- 极限状态设计:需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稳定)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裂缝、应力)验算,同时验算施工阶段受力状态(强制性条文)。
- 计算模型:应反映结构实际受力,考虑施工与使用阶段的不同受力状况,预应力作用效应(次弯矩、次剪力等)需参与组合计算。
- 裂缝控制:分为三级控制,根据环境类别和构件类型规定混凝土拉应力限值及最大裂缝宽度(如一类环境下周边支承楼板支座为三级,跨中为二级)。
- 防火要求: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按耐火极限确定(如简支板 1 小时耐火极限需 25mm,连续板需 20mm);迎火面应采取防火隔热层或配置钢筋网防止爆裂。
- 防腐蚀措施: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0.06%;三 a、三 b 类环境下锚固系统需全封闭(10kPa 静水压力下不透水),张拉端和固定端需按环境类别采用专用防腐构造(如塑料密封套、耐压密封盖等)。
- 混凝土:板不低于 C30,梁及其他构件不低于 C30(宜 C40);预应力纤维筋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中,普通钢筋宜采用环氧涂层或镀锌钢筋。
- 预应力筋:
- 钢绞线: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弹性模量取 1.95×10⁵N/mm²,张拉控制应力≤0.75fₚₜₖ(最大≤0.80fₚₜₖ)。
- 纤维筋:碳纤维筋抗拉强度标准值≥1800N/mm²,芳纶纤维筋≥1300N/mm²,需考虑环境影响系数(如一类环境碳纤维筋取 1.0,芳纶纤维筋取 1.2)。
- 锚具: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根据环境类别选用圆套筒式、垫板连体式或全封闭垫板连体式锚具,张拉端和固定端需配套防腐构造。
- 损失组成:包括锚具变形(直线筋按 Δl=α/Eₚ计算)、摩擦(曲线筋按 κx+μθ 计算)、应力松弛(低松弛钢绞线按 σₗ₄=0.2 (σₒₙ/0.7fₚₜₖ-0.5)σₒₙ)、混凝土收缩徐变(按 σₗ₅=55+300σₚₙ/f’ₒ计算)等,总损失不应小于 80N/mm²。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8.41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