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级中学 EPC 总承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投资额 9.31 亿元,涵盖教学楼、体育馆、宿舍等 16 个单体,工期 730 天。项目创新性地将 BIM 技术与智慧工地深度融合,破解了大型校园建筑群的复杂管线协调、钢结构深化、工期紧张等难题,构建了从设计优化到运维筹备的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为教育类项目的智慧建造树立了标杆。
项目地处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面临多方面挑战。协同难度大,涉及建筑、结构、
机电等 12 个专业,管线密集交叉,仅地下一层就存在各类管线碰撞风险点 87 处;工艺复杂,广泛应用钢筋桁架楼承板、ALC 墙板等新型建材,钢结构节点精度要求达毫米级;工期压力大,需在 730 天内完成从设计到竣工的全流程,高峰期需协调 500 余名工人同步作业,场地调度难度大。
为此,项目搭建了 “公司 BIM 中心 + 项目专项团队” 的二级管理架构,配置华硕图形工作站(i9 处理器、RTX3080 显卡)、大疆无人机等硬件,集成 Revit、Navisworks、Lumion 等软件,制定《BIM 建模管理程序》《成果交付标准》等 12 项体系文件,形成标准化的 BIM 应用流程。
项目建立全专业 BIM
模型,精细度达 LOD400,重点还原体育馆大跨度钢结构、教学楼复杂管线等关键区域。通过 Navisworks 碰撞检测,提前发现消防桥架与给水管交叉、风管与梁体冲突等问题 58 处,例如地下车库 – 1 层 B-S 轴区域,消防电缆桥架与喷淋管的空间重叠问题,经优化路由后减少返工成本 32 万元。针对图纸缺漏问题,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43 项,推动设计院出具变更单 19 份,避免后期拆改损失。
利用 Revit 构建施工全过程场地布置模型,分阶段优化塔吊站位、材料堆场及运输路线。通过 Fuzor 进行 4D 进度模拟,将钢结构吊装、机电安装等关键工序与时间维度关联,直观呈现 “基础施工 — 主体结构 — 装饰装修” 的流水作业计划。例如,针对体育馆钢结构屋盖施工,模拟对比 3 种吊装方案,最终选择 “分区对称吊装法”,缩短工期 18 天,减少机械闲置成本 6 万元。
采用 Tekla 软件对体育馆钢桁架进行参数化建模,细化节点连接方式,生成加工图纸直接对接工厂预制,构件到场验收合格率达 100%。机电管线综合阶段,创新采用 “分层排布法”:桥架居上、水管居中、风管居下,在教学楼走廊区域实现净高提升至 2.8 米,满足教学空间使用需求。通过 Revit 明细表功能,精准统计钢筋、砌体用量,材料损耗率控制在 3% 以内,较定额标准降低 50%。
项目搭建基于 BIM 的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多维协同管理。劳务管控方面,人脸识别系统实时统计出勤数据,结合 BIM 模型定位各作业面人员分布,高峰期用工效率提升 30%;安全监测中,塔吊吊钩可视化系统实时传输吊装影像,卸料平台超载自动报警,累计预警安全隐患 27 次;质量追溯上,实测实量机器人采集墙面平整度、垂直度等数据,生成二维码贴于作业面,工人扫码即可查看偏差值,整改效率提升 40%;物料管理中,智能地磅系统自动记录砂石进场重量,与 BIM 算量数据比对,杜绝材料过磅偏差,累计节约材料费 12 万元。
项目创新应用 “BIM+VR”“BIM + 机器人” 等技术:通过 VR 设备模拟钢结构吊装过程,让工人沉浸式熟悉工序,培训时间缩短 60%;实测实量机器人与 BIM 模型联动,自动生成偏差分析报告,质量问题整改闭环率达 100%。
最终,项目通过 BIM 技术应用实现多方面效益。工期控制上,提前 50 天完成竣工交付,确保 2023 年秋季顺利开学;成本节约方面,累计节约直接成本 60 万元,间接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上,获评 “西咸新区智慧建造示范项目”,为教育领域 EPC 工程提供了可复制
资源预览

大小:2.05GB
格式:rvt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