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140-201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JGJ/T 140-2019)是我国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行业标准,于 2019 年 6 月 18 日发布,2020 年 2 月 1 日实施,替代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 140-2004)。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总结:
- 编制目的: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减轻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 适用范围: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至 8 度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现浇框架、门架、板柱结构、装配式框架等),9 度区需专门研究论证。
- 核心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和门架、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6 章及条文说明。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有粘结、无粘结及缓粘结类型。
- 板柱结构:由平板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可设置柱帽或托板;板柱 – 抗震墙结构:板柱框架与抗震墙共同受力的体系。
- 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预制梁柱通过预应力筋连接形成的整体式框架;无粘结预应力全装配框架:预制构件通过无粘结预应力筋和耗能钢筋连接,兼具自复位和耗能能力。
- 适用高度限制:根据结构体系和设防烈度规定最大适用高度(如 6 度区框架结构为 60m,8 度区为 35m),超限需专门论证。
- 抗震等级划分: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高度确定抗震等级(一至四级),对应不同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 材料性能:
- 混凝土:框架构件不宜低于 C40,平板不低于 C30;8 度区不宜超过 C70。
- 预应力筋:宜采用钢绞线、钢丝,无粘结预应力纤维筋需符合相关标准;锚具静载锚固效率系数≥0.95,总应变≥2.0%。
- 普通钢筋:纵向受力筋宜采用 HRB400、HRB500,抗震构件需满足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比值≥1.25 等要求。
- 地震影响系数: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及阻尼比确定,最大值按表取值(如 8 度 0.2g 多遇地震为 0.16)。
- 等效阻尼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取 0.03,整体结构按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部分的变形能比例折算(框架结构可按预应力面积占比取值)。
- 竖向地震作用:8 度区大跨度(≥24m)和长悬臂结构需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根据场地类别取 0.08~0.19。
- 承载力验算:地震组合效应需计入预应力作用,有利时分项系数取 1.0,不利时取 1.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构件类型取值(如梁受弯取 0.75,节点受剪取 0.85)。
- 变形验算:多遇地震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如框架结构 1/550),罕遇地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如框架结构 1/50)。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26.42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