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3363-201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百度网盘PDF下载
《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替代了 JTG D63-2007 版本,于 2020 年 4 月 1 日实施。以下从编制背景、适用范围、核心内容、新增与调整要点等方面总结:
- 编制背景:为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保障工程质量,在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对 JTG D63-2007 进行修订,体现安全、耐久、环保等理念。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规范共 9 章及 18 个附录,涵盖地基与基础设计全流程,主要内容如下:
- 基本规定:明确设计安全等级、作用组合、承载力验算、稳定性验算等基本要求,规定地基承载力抗力系数等参数。
- 地基岩土分类与工程特性:将地基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等类别,明确各类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及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包括载荷试验、原位测试及经验公式等。
- 浅基础设计:涵盖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验算、沉降验算、稳定性验算等内容,规定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设计要点。
- 桩基础设计:包括桩的分类、构造要求、承载力计算(如摩擦型桩、端承型桩、嵌岩桩等)、群桩基础计算及负摩阻力等特殊情况处理。
- 沉井基础设计:涉及沉井的构造、下沉验算(如下沉系数、稳定性验算)、井壁与刃脚计算及封底混凝土设计等。
- 地下连续墙设计:包括作为支护结构和基础的设计要求,涉及墙体构造、内力计算、稳定性验算及与土体相互作用等。
- 特殊地基与基础设计:针对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陡坡地基、岩溶地基及挤扩支盘桩基础等特殊情况,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
- 新增内容
- 增加钢管混凝土组合桩计算规定,明确其截面刚度计算方法及应用场景。
- 修订嵌岩桩嵌岩深度计算公式,考虑岩石强度、水平力和弯矩等因素,使计算更合理。
- 补充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规定,如砂石桩、砂井预压等方法的设计参数和计算要点。
- 新增湿陷性黄土地基桩基设计要求,明确湿陷性判别及桩基设计要点。
- 增加陡坡地基与基础、岩溶地基与基础设计要求,考虑边坡稳定、岩溶顶板承载能力等因素。
- 纳入挤扩支盘桩相关设计内容,规定支盘布置、构造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 调整内容
- 优化地基岩土分类,细化岩石坚硬程度、风化程度、岩体完整程度等分级标准。
- 调整桩基承载力计算参数,如后压浆灌注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增强系数,依据试验数据优化取值。
- 完善沉井基础设计,调整井壁厚度、刃脚构造要求及下沉验算方法,提高沉井施工安全性。
- 改进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计算方法,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考虑墙体与土体相互作用及环向效应。
- 强化耐久性设计要求,明确基础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材料选择和构造措施。
包含 18 个附录,提供各类设计计算的具体方法和参数,如桥涵地基岩土分级、载荷试验要点、桩基后压浆技术参数、按 m 法计算弹性桩水平位移及作用效应等,为设计提供详细操作指引和标准。
- 技术先进性:吸纳钢管混凝土组合桩、后压浆等新技术,提升基础设计的技术水平和适用性。
- 安全可靠性:强化稳定性验算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设计要求,如陡坡、岩溶地基处理,保障基础安全。
- 环保与可持续性:强调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可操作性:细化施工流程和参数,如成槽竖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便于现场施工控制和质量验收。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2.28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