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391-2019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替代了 JT/T391-2009 版本,于 2019 年 9 月 1 日实施。以下从适用范围、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方面总结:
- 适用范围:规定了公路桥梁盆式支座的分类、结构形式、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适用于设计承载力 1MN~80MN 的公路桥梁盆式支座。
- 核心内容:涵盖支座的整体性能、材料要求、外观尺寸、工艺规范、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涉及双向活动、纵向活动、横向活动、固定支座及减震型支座等多种类型。
- 按使用性能分类
- 双向活动支座(SX):具备竖向承载、转动和双向滑移性能。
- 纵向活动支座(ZX):竖向、横向承载,转动及纵向滑移。
- 横向活动支座(HX):竖向、纵向承载,转动及横向滑移。
- 固定支座(GD):竖向及纵横向承载,转动性能。
- 减震型支座(JZ 系列):增加减震性能,如 JZZX(减震型纵向活动)、JZGD(减震型固定)等。
- 按温度范围分类
- 常温型(C):-25℃~+60℃。
- 耐寒型(F):-40℃~+60℃。
- 型号表示方法
- 示例:GPZ (xxxx) 15-10%-SX-±100-F,表示竖向承载力 15MN、水平承载力 10%、双向活动、位移 ±100mm 的耐寒型支座。
- 整体性能
- 使用年限:正常条件下≥50 年。
- 竖向承载力:分 33 级(1MN~80MN),压缩变形≤总高度 2%,钢盆环径向变形≤外径 0.05%。
- 水平承载力:固定 / 活动支座非滑移方向为竖向承载力的 10%~15%,减震型为 20%。
- 摩擦系数:常温型 μ≤0.03,耐寒型 μ≤0.05(硅脂润滑)。
- 转角:≥0.02rad;位移量分 ±50mm~±250mm 多级。
- 材料要求
- 钢件:顶板、中间钢板等采用 Q345 或 25 号钢,铸钢件(ZG270-500)需超声探伤;不锈钢板根据腐蚀环境选用不同牌号(如 06Cr19Ni10、06Cr17Ni12Mo2)。
- 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含胶量≥55%,需满足硬度、拉伸强度、耐臭氧老化等指标。
- 高性能滑板:改性聚四氟乙烯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需测试摩擦系数(静 μ≤0.018,动 μ≤0.025)和线磨耗率(≤5μm/km)。
- 硅脂与黄铜密封圈:5201-2 硅脂需满足润滑和防水性能;黄铜密封圈采用 H62 黄铜,分 2~3 层,开口间隙≤0.5mm。
- 外观与尺寸
- 外观:表面平整、焊缝均匀,涂装无脱落;组装后高度偏差 ±3~±5mm(依承载力而定)。
- 尺寸偏差:橡胶板直径偏差 + 0.5~+2.0mm,高性能滑板厚度≥7mm,装配间隙≤0.6~1.0mm。
- 工艺要求
- 焊接与防腐:不锈钢板采用氩弧焊,焊后平面度≤0.4mm;防腐涂装根据腐蚀环境选用配套体系(如 C1~C3 环境用 S04 体系),锚固螺栓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处理。
- 装配:橡胶板与钢盆间涂硅脂,高性能滑板方向与滑移方向一致,储脂坑需注满硅脂。
- 整体性能试验
- 竖向承载力:加载至 1.5 倍设计荷载,测试压缩变形与盆环径向变形,残余变形≤5%。
- 水平承载力:模拟水平荷载,测试变形曲线线性关系。
- 摩擦系数:在专用试验机上测试,记录水平力与滑移量。
- 转角试验:施加转角至 0.02rad,检查部件损伤情况。
- 材料与工艺试验
- 橡胶物理性能(硬度、拉伸强度等)、高性能滑板分子量与磨耗率、钢件探伤及焊接质量检验。
- 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工艺变更等情况下进行,测试整体性能、外观、材料等全项目。
- 出厂检验:逐批检验外观、尺寸、装配质量,抽样 2~3 个样品单元。
- 判定规则:型式检验不合格则判定批次不合格;出厂检验不合格可修补或更换,直至全部合格。
- 附录 A~D:规定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摩擦系数、转角等试验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 附录 E:提供支座安装示例,包括垫石施工、预埋钢板处理、支座就位与调平、减震型支座方向控制等步骤。
- 新增内容:高性能滑板定义、减震型支座分类、水平承载力分级、使用年限要求(≥50 年)、防腐措施细化。
- 调整内容:删除低承载力分级(0.4MN~0.8MN),新增 65MN~80MN 分级;优化橡胶板外观缺陷允许范围;检验规则更严格,强化焊接与涂装要求。
该
标准全面规范了公路桥梁盆式支座的设计、生产与检验,提升了耐久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类公路桥梁工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