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2615-2023《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GB/T 42615-2023《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于 2023 年 5 月 23 日发布并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 适用对象:额定速度不大于 6.0 m/s 的曳引驱动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 1.0 m/s 的液压驱动电梯;额定速度大于 6.0 m/s 的曳引驱动电梯可参照执行。
- 不适用情况:杂物电梯和家用电梯;特殊场景(如残障人员使用、火灾、爆炸环境等)需额外考虑附加要求。
明确 “在用电梯”(已投入使用的电梯)、“设备本体”(涉及电梯安全运行的
机电部件)、“风险”(伤害概率与严重程度的综合)、“安全评估”(对设备本体、建筑相关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安全等级并提出降风险措施的过程)等关键术语,厘清评估流程中的核心概念。
- 基本要求:需具备与评估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仪器设备和质量保证体系。
- 人员资质:评估人员需有电梯检验检测、设计等相关专业经验;评估小组至少 2 人,组长需熟悉标准、具备组织与仲裁能力。
- 仪器设备:配备满足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的设备。
- 质量保证:制定作业指导文件,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
-
前期准备
- 确定评估范围(可包括设备本体、建筑相关、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
- 成立评估小组,遵循利益回避原则。
- 委托方提供安全技术档案,评估小组查阅资料、准备仪器和记录表。
-
风险评价
- 风险分析:识别设备本体(附录 A)、建筑相关(附录 B)、使用管理(附录 C)、日常维护保养(附录 D)的风险情节,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4 级:高至可忽略)和概率等级(6 级:频繁至几乎不可能),确定风险等级(如 1B、2C 等)。
- 风险评定:根据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类别:
- Ⅰ 类:需采取保护措施降低风险(如 1A、1B、2A 等);
- Ⅱ 类:需复查后确定是否采取措施(如 1E、2D 等);
- Ⅲ 类:无需行动(如 1F、2F 等)。
-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确定
- 对风险类别赋值(Ⅰ 类 0 分,Ⅱ 类 1 分,Ⅲ 类 2 分),按公式计算综合得分(G),划分等级:
- 一级(G≥90)、二级(75≤G<90)、三级(60≤G<75)、四级(G<60)。
- 评估结论:一级宜采取措施,二级应采取措施,三级尽快采取措施,四级建议立即停用。
-
降低风险的措施
- 单项措施:对存在风险的部件修理、调整或更换(符合报废标准时);加装 / 改进安全装置;对无法消除的风险加强维保或制定预案。
- 整机措施:结合风险类别、等级及可行性,提出修理、改造或更新建议。
- 其他措施:针对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的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需包含评估目的与依据、范围、人员、电梯概况、风险分析与评定、降低风险的措施、综合安全等级等内容,需经评估人员签字并加盖机构印章。
- 附录 A(规范性):设备本体评价项目,涵盖机器空间、减速箱、制动器、层门轿门、导轨、悬挂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等 18 类项目,明确每类项目的评价内容、风险评定参考值(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 附录 B(规范性):建筑相关评价项目,包括机器空间通道、温度控制、顶层间距、井道封闭等 7 类项目,规定评价要求与风险参考值。
- 附录 C(资料性):使用管理评价项目,如检验检测、维保合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等。
- 附录 D(资料性):日常维护保养评价项目,如维保资质、人员资质、自检情况、部件更换记录等。
该标准旨在规范在用电梯的安全评估流程,通过系统的风险评价确定电梯安全状况,为降低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8.91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