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5012-2021《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2-2021),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同时废止多部现行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以下是从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实施影响等方面进行的总结:
- 改革需求: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标准通行规则,落实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用全文强制性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形成 “技术法规” 体系。
- 环保与安全需求: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过程中,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防止二次污染,保障人身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
- 规模与布局:根据服务范围内垃圾产生量、处理技术可行性等确定工程规模,设施设备处理能力需考虑垃圾量波动及备用需求;选址需避开敏感区域,卫生防护距离通过环评确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区域应分类运输和处理。
- 建设要求:工程需具备称重计量、关键设备备用、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合理布置设施,采取雨污分流、防渗防腐、臭气控制等措施,设置污水处理、臭气处理系统,配备安全监测与应急设施。
- 运行维护:制定操作维护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设置安全标志,特种设备需检测合格,受限空间作业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对工艺参数、污染物指标等进行检测。
- 系统配置:配置接收及储存、焚烧、余热利用、烟气净化、灰渣处理等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 关键参数:焚烧线年运行时间不少于 8000 小时,炉膛主控温度区温度达 85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大于 2 秒,炉渣热灼减率小于 5%。
- 环保措施:对卸料大厅、垃圾储坑等区域臭气收集处理,烟气净化系统脱除酸性气体、粉尘等,在线监测污染物排放数据。
- 设施要求:配置防渗、地下水与地表水收集导排、渗沥液收集导排等系统,填埋场用地年限不少于 10 年,场底坡度不小于 2%,防渗膜厚度不小于 1.5mm。
- 作业与封场:填埋作业需及时覆盖,封场设置封顶覆盖系统,控制雨水入渗和填埋气释放,封场后进行生态修复,设置填埋气导排处理与利用系统。
- 处理流程:配置接收及储存、预处理、厌氧消化或好氧堆肥等系统,预处理后垃圾不可降解杂物含量符合要求。
- 工艺参数:厌氧消化物料破碎粒度根据工艺确定,好氧堆肥初级发酵温度达 55℃以上持续不少于 5 天,次级发酵耗氧速率小于 0.1% O₂/min,种子发芽指数不小于 80%。
- 分类处理:按工程渣土、工程泥浆等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处置,优先就近利用。
- 资源化利用:配置破碎、筛分等系统,工程渣土结合复垦、回填等利用,工程泥浆脱水处理,堆填与填埋处置需控制物料成分、堆体稳定。
- 设施配置:配置接收及储存、处理、残渣处理等系统,设置密闭接收口,储存调节池具备液位显示、循环泵等装置。
- 处理要求:固液分离机截留固体杂物,脱水设备根据粪便特性选型,固渣进行焚烧、堆肥或填埋等处理。
- 强制性执行: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与本规范不一致的规定以本规范为准,确保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全流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 推动行业升级:规范对处理技术、环保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推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行业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向发展,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创新。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28.05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