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是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于 2021 年 4 月 9 日发布,2022 年 1 月 1 日实施,替代了多部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以下从规范内容、基本规定、勘察成果要求、天然地基与处理地基、桩基、基础、基坑工程、边坡工程等方面进行总结:
- 制定目的:在地基基础工程建设中贯彻建筑方针,保障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安全,满足建设项目正常使用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 适用范围:地基基础工程必须执行本规范,涵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养护等建设活动全过程。
- 规范体系:属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中的通用技术类规范,规定了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的功能、性能要求及通用技术措施。
- 基本要求:地基基础应满足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沉降变形、耐久性等功能要求,基坑和边坡工程应保证周边环境安全。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多种因素选择合理方案,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上部结构,施工应控制环境危害,地下水控制应防止水质恶化,对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应查明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
- 设计:根据设计工作年限、场地条件等进行设计,明确作用效应与抗力限值的规定,划分支护(挡)结构安全等级,地基、基坑、边坡工程设计各有具体内容。
- 施工及验收: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采取安全、环保措施,遇特殊情况应停止施工并处理,施工中应进行工程监测,质量控制及验收应符合规定。
- 一般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应包括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地下水情况、腐蚀性分析、地震效应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等内容,并提供岩土设计参数和地基承载力建议值,提出方案选型建议。
- 特定要求:当场地存在特殊性岩土或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勘察成果除满足一般要求外,还应包括针对特殊性岩土的湿陷等级、融沉等级等评价,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危害、防治措施等内容。
- 一般规定:地基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计算要求,基槽(坑)开挖后应进行检验,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承载力、变形和均匀性评价。
- 地基设计:轴心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压力应符合规定,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试验确定,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验算,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允许值。
- 特殊性岩土地基设计: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等特殊性岩土地基设计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膨胀土地基基础埋深不应小于 1m,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采取处理措施,多年冻土地基应保证地温在允许范围内。
- 施工及验收:施工前应编制方案,处理地基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施工中应采取防水、防扰动等措施,施工后应进行沉降监测和验收检验。
- 一般规定:桩基设计计算或验算应包括竖向和水平承载力、桩身强度、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整体稳定性、沉降等内容,桩基材料和构造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与桩身质量检验。
- 桩基设计:轴心和偏心竖向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力计算应符合规定,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抗拔承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要求,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影响,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允许值。
- 特殊性岩土的桩基设计: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桩端应穿透湿陷性土层,饱和软土地基中挤土桩应采取减少挤土效应措施,膨胀土地基桩基桩端应进入非膨胀土层,季节性冻土地基桩基应进行冻胀稳定性与抗拔承载力验算。
- 施工及验收:施工前应编制方案并进行工艺性试验,施工中应采取保护措施,施工后应进行沉降监测和验收检验,包括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抗拔承载力、桩身完整性等检验。
- 一般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混凝土基础应进行受冲切、受剪切、受弯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地下水浮力作用的工程应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基础材料和构造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 扩展基础设计:扩展基础应满足受冲切、受剪切、受弯承载力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
- 筏形基础设计:平板式筏基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要求,梁板式筏基底板应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筏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应满足抗渗要求。
- 施工及验收:施工前应编制方案,施工中应采取模板支护、钢筋定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等措施,施工后应进行验收检验,包括轴线位置、钢筋、模板、混凝土强度等检验。
- 一般规定:基坑支护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设计计算应包括稳定性验算、承载力计算等内容,应进行变形计算和周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施工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应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 支护结构设计:支护结构构件设计应符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规定,排桩、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内支撑、钢支撑、锚拉结构等支护结构的材料强度、构造应满足要求。
- 地下水控制设计:地下水控制设计应满足基坑抗突涌、抗渗流稳定性和周边环境沉降控制要求,当降水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时应采用截水、回灌等方法,回灌应采用同层回灌,水质不应低于目标含水层水质。
- 施工及验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应采取安全防护、土方开挖与回填、支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控制、逆作法施工等措施,施工后应进行验收检验,包括水泥土强度、排桩和地下连续墙质量、内支撑和钢支撑质量、锚杆抗拔承载力、降水和回灌效果、坑底标高、回填质量等检验。
- 一般规定:边坡工程设计应兼顾治理和保护边坡环境,选择坡面防护构造和支挡结构形式,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与验算,支挡结构及构件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应采取预防措施,位于边坡塌滑区域的建(构)筑物应进行监测,特定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项论证。
- 支挡结构设计:支挡结构设计计算或验算应包括作用荷载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稳定性验算、构件承载力计算等内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永久性锚杆应采取防腐保护构造设计,岩质边坡喷锚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
- 边坡工程排水与坡面防护设计:排水设计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排水设施,排水系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坡面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易发生落石崩块的边坡应设置防护网。
- 施工及验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应采取岩土开挖、挡墙支护、锚杆(索)施工、喷锚支护、抗滑桩施工、冻土地区边坡施工等措施,施工后应进行验收检验,包括挡土墙埋置深度、墙身材料强度、回填土压实系数,抗滑桩和排桩式锚杆挡墙的成桩质量,喷锚支护的锚杆抗拔承载力和喷射混凝土强度等检验。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26.05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