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目概况:融于山海之间的现代化医疗工程
1. 项目基本信息与规模
深圳市新区人民医院项目总建筑面积 417,775 平方米,规划床位 2,000 张。项目秉承“地域性、功能性、人文性”三大原则,充分考虑深圳新区独特的山海环境,打造一座融入自然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注重人与环境的共生,形成“山海之间、医养相融”的空间格局。
2. 施工难点与工程挑战
本项目施工难度极高:
-
2500 平方米大型异形雨蓬;
-
屋面异形飘板与超高结构柱;
-
复杂地质条件与异形立面结构。
这些都对施工精度、结构安全和进度管控提出了严苛要求,促使项目团队大规模应用 BIM 技术以提升设计与施工效率。
二、BIM 策划:系统化数字建造蓝图
1. BIM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项目组建了完善的 BIM 管理架构:由项目经理统筹全局,技术总工领导 BIM 工作,BIM 主管负责计划制定与协调,配备土建、钢结构、机电等专业工程师。通过分包协作,实现信息流的高效传递。
2. 硬件与软件配置
团队配备高性能计算设备,采用 深圳市工务署智慧管理平台 与 广联达 BIM5D 平台 进行全过程管理,覆盖数据存储、协同办公、进度管控等功能,构建项目的数字孪生系统。
3. 管理策划与标准制定
项目严格执行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的 BIM 实施标准,制定了从建模到竣工交付的全过程实施方案,包括模型搭建、深化设计、施工协调、竣工模型交付等。
4. BIM 应用目标与团队提升
通过策划学习与实操训练,团队明确了 BIM 应用的五大目标:
-
可视化审图
-
深化设计
-
辅助施工
-
进度与成本控制
-
优化施工方案
这一体系让项目管理更具前瞻性与可控性。
三、BIM 应用实践:多维度智慧施工
1. 分析与模拟应用
利用 Revit 进行日照模拟,优化建筑朝向与采光;
通过 BIM 模型开展交通流线分析;
建立地质模型辅助土方量统计与成本预测;
结合 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 LIDAR 测绘 与 GIS 技术,显著提升测绘精度与效率。
项目还针对溶洞地质问题建立超前钻与桩节点三维模型,提前模拟施工风险。
2. 深化设计与施工指导
针对异形结构区域,如弧形管廊、通道等,进行深化设计与方案比选;
通过 BIM 碰撞检查,提前发现并解决图纸冲突;
利用虚拟漫游技术展示安装效果;
导出工程量清单辅助预制与复核,确保施工精准。
3. 施工优化与现场管理
BIM 技术用于医疗系统物流优化、塔吊与卸料平台布置、排砖模拟等;
采用 BIM5D 模拟进度计划,实时跟踪施工进展,提升成本与安全管理水平。
4. 智慧工地与多技术融合
项目结合 VR 沉浸体验、3D 沙盘与倾斜摄影,实现多维协同;
通过深圳市工务署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项目全专业协同管理,打造数字化施工生态。
四、综合效益分析:BIM 赋能的科技成果
1. 成本与工期节约成果
经项目测算,BIM 应用带来显著成效:
-
共实施 12 项关键 BIM 应用;
-
节约成本 513 万元;
-
缩短工期 36 天。
2. 科研与创新成果
项目共申报多项 QC 成果、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为行业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
3. 人才培养与团队成长
通过项目实践,BIM 团队成员成长为具备独立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中部分人员可独立担任项目 BIM 技术主管。
4. 未来展望:VR+BIM+IoT 的融合趋势
项目计划探索 VR+BIM+物联网 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推动智慧建造迈向更高阶段。
资源截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