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75-202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CJJ/T 75-202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于 2023 年 9 月 22 日发布,2024 年 1 月 1 日实施,同时废止原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该标准旨在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发挥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舒适出行、丰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作用,其核心内容如下:
- 修订依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 年标准编制计划,在广泛调研、总结实践经验及参考国内外标准基础上修订。
- 主要调整:新增 “基本规定”“立体交叉绿化设计”“植物选择”“道路绿化更新” 等章节;删除 “道路绿地规划” 章节;补充修改道路绿带设计、交通岛绿化等相关内容。
- 总则:明确适用范围为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社会停车场、立体交叉的绿化设计;遵循 “以人为本,安全、绿色、节约、可持续” 原则,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 术语:定义了城市道路绿带(含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道路绿地率、通透式配置等关键术语,明确绿带宽度、净宽度等指标的计算方式。
- 与道路等级适配:不同等级道路绿化要求不同(如快速路以防护为主,主干路需兼顾遮阴与生态,支路注重慢行舒适)。
- 绿地率与覆盖率:
- 绿地率根据道路红线宽度划分(如红线宽>45m 时,一般值≥25%;≤15m 时,最小值 10%);
-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化覆盖率≥80%。
- 安全与生长条件:绿化不得影响通行安全(如满足停车视距、通透式配置);保障树木立地条件(土壤质量、有效土层厚度需符合标准,如乔木土层≥150cm);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控制雨水径流(如融雪水不得入绿地,暴雨后积水不超过 24h)。
- 古树保护:保护古树名木及树龄 50-100 年的古树后备资源,道路改扩建需保护长势良好的大树。
- 分车绿带:净宽<1.5m 宜种灌木和地被,≥1.5m 宜种乔木;主干路分车绿带宽度≥2.5m;中间分车绿带需阻挡对向眩光(0.6-1.5m 高度配茂密植物)。
- 行道树绿带:需连续遮阴,株距根据冠幅确定(最小 6m,冠幅小的 4m);枝下净高要求(人行道 / 非机动车道≥2.5m,机动车道≥4.5m);净宽度≥1.5m,表面根系发达的需≥2.0m。
- 路侧绿带:根据功能(防护、生态廊道、绿道等)设计,承担防护功能时需复层栽植;结合海绵设施(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
- 交通岛:安全视距内采用通透式配置,导向岛以低矮植物为主,可结合海绵设施。
- 社会停车场:绿化覆盖率≥30%,周边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位乔木枝下高度(小型车≥2.5m,大型车≥4.5m)。
- 立体交叉:包括绿岛、高架沿口、桥柱等绿化,需符合结构安全要求,优先智能灌溉,植物选择适应光照条件。
- 优先乡土、长寿树种,禁用外来入侵物种;选择抗性强、易管养、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如乔木需深根性、树干通直,地被需耐病虫害)。
- 禁用有毒、易过敏、植源性污染的物种;行道树胸径≥8cm 且≤15cm,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禁用造型树。
- 架空线: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架空线,确需设置时需预留≥9m 生长空间,导线与树木保持安全距离(如 35-110kV 线路最大风偏安全距离 3.5m)。
- 地下管线: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管线与树木需保持最小水平距离(如给水管线至乔木中心 1.5m)。
- 其他设施:树木与围墙、建筑物等的最小水平距离(如楼房至乔木中心 5m)。
- 更新情形:存在安全隐患、道路改扩建导致绿带变化、树木长势衰退无法恢复等。
- 原则与内容:保护现有良好树木,避免随意砍伐;内容包括乔木补植 / 更换 / 疏移、灌木地被更换、辅助设施更新;速生树种衰退时渐进式更新,灾害后及时补植。
资源下载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2.39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