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BIM模型

GB50496-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百度网盘PDF电子版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 50496-2018)是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国家标准,于 2018 年 4 月 25 日发布,2018 年 12 月 1 日实施,替代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总结:

一、基本信息与修订背景

  • 编制依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 年标准修订计划,结合国内实践经验、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编制,旨在保证工程质量、贯彻 “四节一环保” 等技术经济政策。
  •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与配合比、施工、温度监测与控制等 6 章,及 3 个附录(混凝土泵输出量计算、温度应力计算、保温层厚度计算)。
  • 修订核心:相比旧标准,重点调整了强度等级、水化热指标、配合比参数,新增 “四节一环保”、安全与劳动保护要求,明确现场取样、应力 – 应变测试、绝热温升试验等规定,优化了收缩影响系数、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等技术参数。

二、关键技术规定

1. 基本规定

  • 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指实体最小尺寸≥1m,或因水化热导致可能产生有害裂缝的混凝土。
  • 强度等级:宜为 C25~C50,可采用 60d 或 90d 强度作为验收依据,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 温控指标: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50℃;里表温差(不含收缩当量温度)≤25℃;降温速率≤2.0℃/d;拆除保温时表面与大气温差≤20℃。

2. 原材料与配合比

  • 水泥:选用低水化热通用硅酸盐水泥,3d 水化热≤250kJ/kg,7d 水化热≤280kJ/kg(52.5 级水泥 7d 宜<300kJ/kg);进场需检验强度、安定性、水化热等(强制性条文)。
  • 骨料:细骨料用中砂(细度模数>2.3,含泥量≤3%);粗骨料粒径 5~31.5mm(连续级配,含泥量≤1%),非碱活性。
  • 配合比:坍落度≤180mm;拌合用水量≤170kg/m³;粉煤灰掺量≤50%,矿渣粉≤40%,总和≤50%;水胶比≤0.45;砂率 38%~45%。

3. 施工要求

  • 施工组织设计:需包含温度应力计算、抗裂措施、原材料计划、温控监测方案、浇筑顺序、养护方法等 9 项内容。
  • 模板工程:模板与支架需验算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强制性条文),保温构造需结合养护方式设计;宜延迟拆模,避免温差过大。
  • 浇筑:分层连续浇筑,层厚 300~500mm,层间间歇≤初凝时间;采用泵送和二次振捣,清除表面泌水并多次抹压。
  • 养护:保温保湿养护≥14d,可采用塑料薄膜、麻袋等材料,根据测温结果调整保温措施;拆模后需防骤冷、干燥。
  • 特殊气候施工:高温时降温原材料、避开高温时段;冬期时加热原材料、加强保温;雨雪天需采取防护措施。
  • 现场取样:连续浇筑≤1000m³ 取≥10 组;1000~5000m³ 每增 500m³ 加 1 组;>5000m³ 每增 1000m³ 加 1 组。

4. 温度监测与控制

  • 监测频率:浇筑后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等每昼夜≥4 次;入模温度每台班≥2 次。
  • 测点布置:沿对称轴线分层布置,厚度方向至少设表层(50mm 处)、底层(50mm 处)和中心测点,间距≤500mm。
  • 温控措施:根据监测数据调整保温层厚度,升温阶段可适当散热,降温阶段避免表面温度骤降。

5. 附录计算方法

  • 附录 A:混凝土泵输出量(Q₁=Qmax・α₁・η)和搅拌运输车数量(N=Q₁/V・(L/S+T₁))计算。
  • 附录 B:绝热温升、温度应力(自约束、外约束)等计算方法,含松弛系数、约束系数等参数。
  • 附录 C:保温层厚度计算(δ=0.5hλᵢ(Tₛ-Tq)/(λ₀(Tmax-Tb))・Kb),及多种保温材料热阻计算。

三、强制性条文

  • 4.2.2:水泥进场必须检验品种、强度、安定性、水化热等,符合标准。
  • 5.3.1:模板与支架必须验算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该标准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全面技术指导,强调裂缝控制、温控管理和绿色施工,适用于除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外的结构施工。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8.00
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33.58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版权声明》
0

评论0

请先
BIM资源网将持续为赞助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BIM学习素材~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